查看原文
其他

每晚古典单曲丨暗恋,也很美丽丨帕尔曼、巴伦博伊姆演绎勃拉姆斯《第一小提琴奏鸣曲》

2016-07-06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每晚古典音乐会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124f9lmij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BRAHMS:Violin Sonata No.2



谈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 (Op.78)


   勃拉姆斯,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听得多的。从前每次一提到勃拉姆斯,我总是会想到他的大胡子,想起他宽大的身躯……也许因为他的音乐也是那样显得成熟,抑或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老成。于是,不愿意去接触他的音乐,因为骨子里,我老是认为勃拉姆斯是一个“中年音乐”的作曲家,不似莫扎特的少年天真或者贝多芬的青年热情。
   

    接触他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纯属偶然。本来是想去网上找找e小调第四交响曲的有关的东西,结果我鬼使神差般打开了一个视频,帕尔曼跟巴伦博伊姆演奏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。从小提琴首先演奏出来的一段旋律我就被吸引住了,心里有着很大的疑惑,这是勃拉姆斯吗?
    

   优美的第二主题更加令我神往,钢琴珠玉般的声音与小提琴应和着,有一种美妙的不可以言说的感觉。听完整部作品以后,我还是不太信这是勃拉姆斯。听了许多遍之后,我开始确信,这就是勃拉姆斯!不是别人!还记得他的晚期作品《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》(Op.115)第一乐章那个听起来特别温暖的主题吗?那不也是勃拉姆斯吗?
    

   说起来,这部作品的“勃拉姆斯气质”还是挺浓厚的。他的主题处理方式是那样的风格化。这部如此精致的室内乐作品也只有这位室内乐大师才能写出来。从其编号(Op.78)可以看出,这是中晚期作品了,比海顿主题变奏曲(Op.56a)还要靠后,是成熟的作品。我想,这作品会不会又是勃拉姆斯写给克拉拉的呢?
    

   看了一些评论,才知道原来这首G大调有个别名“雨之歌”,因为它引用了作者的一首艺术歌曲“雨之歌”。的确啊,这是一首“雨之歌”。勃拉姆斯一生都爱恋着克拉拉,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迎来雨过天晴的爱情春天呢?雨滴确实是美好、可爱的、温柔的,可是……
    

   理查德·施特劳斯曾在信中提到:“……尤其是雨之奏鸣曲,令我感动不已。我衷心希望当我离世时,这首曲子的最终乐章能伴随著我步入黄泉的终旅……”克拉拉肯定也感受到了勃拉姆斯的一片痴情吧。两个人痛苦地爱着对方,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敢往前迈出一步!种种哀愁化在了这首奏鸣曲之中,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就能够听到本来明朗的“雨之歌主题”已经变得憔悴不堪,似乎想要摆脱那种痛苦的心境,却又苍白无力。
    

   第二乐章是一个感人的慢板,各种情绪的交织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眉头深锁的勃拉姆斯。前几天看到了勃拉姆斯年轻时候的照片和画像,不禁感叹:多么英俊的一个人啊!到了老年,他竟不修边幅,成了一个“大胡子老头”,没有年轻时候的痕迹,仅有那双忧郁的眼睛似乎一直没有变过。小提琴在后段奏出几个小节的长音时,钢琴在后面似乎痛苦地呻吟着,但是却那样的没有力量,最后还是在静静的流淌中结束了这个乐章。典型的勃拉姆斯式的慢板乐章。
    

   第三乐章钢琴部分似乎有一点不安地奏着自己的旋律,小提琴则妩媚地奏着优美的旋律,将人置身于环境一般。这是从前听小提琴奏鸣曲没有的感觉。正是勃拉姆斯将自己暗恋的情愫寄寓在自己的作品里,才会有如此感人的效果吧。
    

   我个人比较喜欢谢霖与鲁宾斯坦的版本,谢霖的小提琴声音清亮,让人有“耳目一新”的感觉。相比之下,祖克曼和巴伦博伊姆,帕尔曼与阿尔什肯的版本小提琴声音有点闷,似乎没有到谢霖的火候。也许个人理解不同吧,也或许我一直偏爱谢霖的琴音。
    

   暗恋,不是没有勇气,因为它本身就很美丽。没有勃拉姆斯暗恋克拉拉这段情愫,也许我们就听不到这些优美又感人的作品了,没有经历,便没有人生……
    真心希望暗恋中的人们听到了这首曲子,能够有新的理解,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明天。暗恋,本来就很美丽……不是吗?(来源:我要飞得更高的博客)


欢迎关注微信讲座公众号

听课

喜欢音乐岂能不加强人文素养

为您推荐最有营养的人文&社科&艺术讲座课程

来这里感受大师气息

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,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

点击阅读原文,购买本公众号推荐阅读图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